岁月回望之烂漫年华5
作者:   来源:   2016-06-23

  5.面对团旗
 
  人在旅途会有各种际遇。有时候你所遇到的一件事情,甚或某个人的一句话就会让你受到启迪,甚至确定你的人生坐标。
  还是在本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二年级的后半期。有一天,温富杰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内容是英雄少先队员刘文学。他在堂上给我们讲,人的一生有三大光荣,也叫三大政治生命,那就是:入队、入团、入党!就是他的这一句话激起了我的更多思索:光学习好还不行,还必须追求政治进步!打那以后,我就向着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为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而努力攀登。
   我从小就专注、向上、争胜好强,凡是我认定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和几十个小伙伴们明争暗赛,比学习成绩,比做好事,比责任心。因为我是班干部,每天都得帮助老师收缴作业,上课前还要把作业本发给每个同学。学习空气很好,同学们中间谁跟不上还要“一帮一”结对子。这年“六一”儿童节,我和王平安、房国方、史学杰、党芙茹、李霞等十几位同窗以及比我们低一级的李拴、李三玉、苏书生、高天成、姚小兰、史萍、邢联英、李淑芝、史双梅等好几位同学都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
  儿时的记忆是永恒的。那一天格外的晴朗,蓝蓝的天幕上镶着朵朵白云,微风吹走了夏日的燥热。全校师生整整齐齐的集中在学校的操场上,所有入队的同学在队伍前站成一排。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辅导员温富杰老师主持队日活动,他首先讲话,勉励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接着,每个老师都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我们努力学习,做毛主席的好学生。最后,温老师走到我们面前,逐个给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并宣布我为少先队小队长,把镶有三条红杠杠的一块标志别在了我的胳臂上,那一刻,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才知道,我们村的学校是初小,少先队员少,连中队的资格都不够,只能合并在白象店学校的少先大队内活动,我们考上白象店学校后,少先队的组织关系也转了过去。
  入队的愿望实现了,我就瞄向了第二个目标——共青团。年岁小,还不够入团的年龄,我巴不得一年就长好几岁。好不容易年龄到了,又遇到了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时期,团组织一律停止发展。尽管如此,我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愿望,在学校里刻苦学习,门门功课都很优秀;在社会上积极要求进步,做好人好事,为入团创造条件。
  969年夏天,团组织已经开始恢复活动,我们已在本村上中学。大队团组织恢复后,杨留印担任支部书记,韩宪担任副书记,每个生产队还有一位支部委员。杨留印是村里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的第一批党员,他表现积极,上进心强,对人和气,确实是青年人的榜样,让他当团支书证明了大队党支部的慧眼识才。他也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重托,样样工作都干在前,做在先:在宣传队他是骨干;在生产队累活脏活从不挑挑拣拣;在青年人中间他是大家的知心朋友,经常与大家谈心交心,关心大家的政治进步。后来,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国家招工时被大队推荐到江河机械厂当了工人。
  团支部也确实起到了党支部的助手作用,村里的青年人在团支部的组织带领下,人人要求进步,个个生龙活虎,无论是政治学习,还是劳动生产,都发挥了突击队作用。我们村能被评为许昌地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团支部及其广大青年的作用不容忽视。
  我向来好争第一。团支部要求青年们踊跃申请加入团组织的号召一发出,就第一个向团支部递交了入团申请书。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给团支书杨留印和副支书韩宪每人都送了一份。我们都把写申请书积极不积极、份数的多少,看作是要求迫切不迫切、动机纯洁不纯洁的起码标准。我一口气写了六份申请书,隔几天就交一份。我的同窗好友王平安暗地里和我比赛谁写的多。有次他问我写了多少份,我想,要是如实说他肯定要想法超过我。我卖了个关子,给他说我写了三份。我是这样想的:要是少说一份,他一定会认为我向他隐瞒了一份是六份,他就会写七份从而超过我一份,这样我就得不住第一。我要是说写了四份,他就会写六份,这样我俩就会并列。我只有说三份才保险,因为,他一定认为我隐瞒了一份是四份,这样他就写五份,可得第一了。他一听我只写三份,就说,我也写了三份,不写恁些了,反正能不能入团也不是看申请书多少。我心想,你这是麻痹我哩,但嘴里却附和着、赞同着他的说法。事实证明我的推断是正确的。团支部收缴申请书的截止时间一到,就急着想知道最终结果,可每次问团支书都说保密,好像故意让我们着急一样,说要等到开积极分子大会时才公布,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样的时刻终于来了。一天晚上,村里所有要求入团的青年们都早早地来到大队部集中在上屋的三间房子里,等待宣布结果。还没有用上电,开会都是用的煤油灯,就连我们平时排节目演戏都是用的汽灯。一会儿,支部书记杨留印和副支书韩宪来到了会场,大家渴盼的目光一齐投向了他俩。只见他们不慌不忙,先是杨留印给我们讲话,讲国际国内大好形势,讲我们大队美好前景,讲李村青年神圣使命,讲这次团组织发展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讲的我们每个人心头都燃着一团火,恨不得将全部身心献给党,去投身三大革命的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接受时代的洗礼和考验。接下来副支书韩宪宣布交申请书的结果。那一刻全场出奇的静,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注意力特别的集中,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从他的声音中搜寻记录着自己的结果。宣布完后,我紧揪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我赢了,最多,六份,第一名。我和平安的家都住在村南头,会议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我俩彼此都心照不宣地笑了。
1969年8月28日这个日子应该记入李村的志书,这一天村里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开天辟地的,值得在村志上大书特书,那就是这一天我们村正式用上了电。从这一天开始,煤油灯和蜡烛的照明史将被封存在村人的记忆里,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与笑料;另一件是属于青年人的,这一天是我们的入团纪念日。
大队部坐落在村子中央,从大队部门口向东有一条大路和村东的古路沟相交,交叉口的东南角就是大队的大沙坑。这里的沙质好,村里修房盖屋、砌墙垫路、烧制砖瓦所用之沙大多取于此,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沙坑。坑东沿土崖足有一丈多高,南端还有一座砖瓦窑是永北队的,西边的大树枝繁叶茂。就是这个沙坑记录下了这一天发生在李村的这两件事。
这天晚上,沙坑里异常的热闹,晚饭后全大队两个自然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他们要见证村里这划时代的一刻。调皮的小孩儿们在沙坑东边的崖头上挑逗嬉戏,坑西边棵棵大树的枝杈也成了他们欢乐的领地。沙坑中间有一小块儿地方地势较高,那天大队派人把它整理后搭成了临时台子,台子四角各竖一根粗木桩,四根木桩用铁丝交叉相连,交叉点处挂着一个没通电的灯泡。台子东南角处的一根木桩上挂着一盏汽灯,这就是当晚大会的主席台。交叉点处的那只灯泡可是今天晚上的主角,大会的主题就是它。它能否成功的亮起来,既是对我们村开春以来办电工程的一个检阅,又是书写我村历史的一个重要关头。这就是说,要是一次试用成功,这只灯泡亮了,不但为我村的办电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还将会成为我们村破天荒的大事而被记入史册,而且在周边的村子中间也是首开纪录的。
  晚上八点左右,大队干部们来到了会场,他们往主席台上一坐,整个沙坑顿时静了下来。可以想象,此时此刻大家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期待,都想亲自享受一下那份属于自己的美好心情。因为,我们付出了,我们曾经日日夜夜为它出力大干。现在,是收获的季节了,个中的甜蜜,只有我们,才能品得出来,个中的滋味,也只有我们才有资格细细咀嚼。
  这时,支部书记王瑞祥站了起来。李村的人们都非常熟悉这一点,每次开大会,只要王支书一站起来就知道会议要开始了,接着就是他的讲话:传达国家大政方针,贯彻上级政策精神,安排本村具体工作。而这次却不是这样。只见他走到台子中间,既没有长篇大论演讲说教,也没有翔实具体工作布置,而是让人把挂在台子角处的那盏汽灯摘下来熄灭掉,霎时沙坑里暗了下来。接着,他那洪亮的声音从台子上
  撒向了沙坑的每个角落:“请大家注意,现在开始开灯!”他的话音一落,早已等候在旁边的工作人员就把固定在一根木桩上的闸刀给合上了,台子上吊着的那只灯泡突然亮了,整个沙坑一片光明,我们成功了!沙坑里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锣鼓声把人们的欣喜尽情宣洒。
  这个吉庆的时刻当然少不了我们宣传队的吹拉弹唱、个舞蹁跹。永南队的共产党员许庆安自告奋勇用自己的嘴巴当弦子,自拉自唱了一段京剧。我们宣传队的编导苏芙蓉老师也亲自上阵演唱了一段山东柳琴书:一天学会了三个字,一年学会了三百多!她精彩绝伦的演唱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骄傲、喜悦、自豪、得意,荡漾在各自的心里,书写在大家的脸上。是啊!谁叫咱是李村人哩!李村人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谁也没想那么多,更来不及去思忖以后磨面抽水不再用驴拉人推了、弹花轧花也不用再手操脚踩了。只是这一亮,把李村人的干劲亮出来了,把李村人不服输的精神头亮出来了,只这一点就足够大家豪迈地昂首阔步了,滋润的心花怒放了。当晚还有一个经典的镜头恐怕每一位现场的见证者都不会忘记。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刘小水拿着一张报纸走到灯泡底下,就着灯光念了一段报纸上的文字,然后笑眯眯地说:还是这,就是比(煤油)灯亮!
  我实在佩服王瑞祥支书的高瞻远瞩。时下搞各种奠基、纪念仪式的、这个“节”那个“日”的,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恕我直言,真正与平民百姓有关、能让芸芸众生关注的寥寥无几。这就难怪凡是“活动”都要有奖金或者奖品相伴了,假如要把这一诱惑剔除掉,我敢断言国人对此是会大降其温的。当年王支书搞这样一个纪念大会则和如今的“节”、“日”秀截然不同。他让李村人记住了这开创历史的一页,又让村人们在这不寻常的时刻回味往日付出的艰辛,从而调动大家的激情,焕发出继续前进的动力。正是由于他的独到视角才让李村永远升腾着蒸蒸日上的正气主旋。现在谁要问李村人,那时候的省委书记是谁,他们会说不知道;县里何时通的电,公社哪会儿开始用灯泡,他们还会说不知道;但谁要不知道李村什么时候开始用电,那他肯定不是李村人。
  王支书的高瞻远瞩还让青年人记住了自己的光荣。那天晚上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吸收我们入团。多少年后我才明白王支书的初衷,那就是让这些青年人当着父老乡亲们的面表态,在这不寻常的时刻记住自己不寻常的一页,激励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去谱写灿烂的人生。说真的,这种激情后来一直充盈在我人生的旅途中。
  我和长兴、玉仙、铁柱当时正在县城参加全县的文艺集训,是头天团支部捎信让我们赶回来参加这个活动的。自从宣布我是写申请书最多的结果以后,就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期待着这一天早点到来。王瑞祥支书当晚的一段话至今我还铭记在心:在隆重庆祝我们村通电成功的今天,还有一件事儿值得庆贺,这就是李村青年人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喜事,经公社党委批准,今天我村一批优秀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不仅是青年们的荣誉,也是全村干部群众的光荣!
  王支书的话让沙坑里再次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尽管已经知道新团员的名单中我已确定无疑,但依然期待在这个隆重而庄严的时刻我的名字能从王瑞祥支书的口中说出。因为,通过他的宣布让全村人都听到今天入团的有我与我自己知道有自己的意义全然不同,他是党的代表,组织的代表,社会的代表。有他证明,这才是货真价实的,不会有一星一点的虚假和伪造,心里头踏实。也许现在的人们不一定理解,当初我们就是这样的心理。一个、两个......每个要求入团的青年人都很专注,我的心随着每一个名字忐忑激动。然而当我的名字实实在在的出现时,竟突然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难道这是真的吗?一股幸福的暖流顿时从心头荡起。那一刻,从团支部动员、响应团支部号召、参加积极分子学习、写第一份入团申请书,到刻苦学习钻研功课,争先恐后做好事,积极参加政治学习、生产劳动、排演节目......这一幕幕、一页页,清晰地显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们只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团组织却是这样的宽容和大度,好像我们走的每一步她都看在眼里,记在我们的成绩薄上,给我们这么高的肯定。
  主席台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布置好了一面团旗。我和王平安、李栓、房国方、李三玉、高天成、党芙茹、史萍、姚小兰、王江河、杨永新、杨庆欣、李长安、李宝珠、李国歧、马群、冉长兴、冉长建、史冬梅、王中民、李玉仙、陈铁柱、温霞,以及后来成了我妻子的李俊等二十四位新团员在台上站成两排,在团支部副书记韩宪的引领下,面向团旗,举起了拳头紧握的右手。甜蜜美好的憧憬在心灵深处绽放,铿锵激昂的誓言在沙坑上空回响。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